河南省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许家印,从小就锤炼出一种极强的承受力。许家印的朋友兼老同事邓凡曾经这样形容他:“许家印是个乐观主义者,他从不轻易放弃,总是说‘这事能做’,从不会因困难而退缩。即使面对天塌下来,他也从不显得焦虑,反而能在压力面前越来越坚强。”
邓凡的评价一点也不夸张,许家印的承压能力的确远超常人。小时候的许家印就懂得了“熬”,用一种坚韧的精神从贫困的泥土中爬出来。有一句话可以精准地形容他:“如果你不知道许家印经历过怎样的磨难,你永远无法理解他有多强大。”
一个人的童年经历,往往能在他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。许家印也许再也无法弥补8岁以前的缺失,那段时光深深刻入了他内心。许家印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贫困家庭,他的父亲许贤高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,但战争后的创伤使他不得不返乡务农。许家印在1958年诞生时,父亲已经在田地里劳作了整整12年,尽管他拼尽全力,家庭的贫困依然没有得到改善。
展开剩余83%在许家印一岁时,母亲因败血症去世,家里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她治疗,许家印的成长开始失去母爱的温暖。正如他所说,“没妈的孩子像根草”,他真的成了那株小草。幸好,奶奶许老太接手了照料他的一切,承担起了大部分抚养责任。许老太虽然年事已高,但她总是不知疲倦,每年除去繁重的农活后,还开始酿醋,这不仅仅是兴趣爱好,而是她为生计所必须的打算。
醋对许老太而言极其重要,它是她唯一能换取现金的“家什”。年轻时的许家印甚至因怀疑自己偷醋而遭到奶奶严厉的责骂。这些点滴的生活经历深深刻印在许家印的心里,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。
许家印成长的小村庄同样贫困,村里唯一的学校也只是破旧的茅草屋,甚至连窗户都没有。每逢雨天,课本就会被弄湿,成了他记忆中无法抹去的印象。回忆起小学时光,许家印深感:“六年里,我都是蹲在一个泥台子上,听课、做作业。”
生活的艰难让许家印心里一直有个无声的压力:他无法承担上学的费用。他十分清楚,自己和别人有着显著的差距——别家至少有两个劳动力,而他的父亲因伤不能全职工作,母亲早逝,家里能依靠的只有奶奶。意识到这一点,许家印潜意识里明白,要想有出路,唯一的途径就是离开家乡、离开河南,读书是他唯一的机会。
许家印异常努力,在学习上成绩始终名列前茅。失去母亲的痛苦、家境贫困的压力,让许家印形成了异常强烈的自尊心和对成功的渴望。即便在游戏中,他也总是争做领头人,每次和伙伴们玩,他都要站在最前面。
16岁那年,许家印开始了他的第一笔生意,和堂哥一起卖苹果。卖了一车苹果后,他赚了十几块钱。可是很快,他的野心膨胀,决定做点更大的生意——倒卖石灰。却没想到,这一回,他因推车撞上了大石头,灰洒了一地,板车也坏了。许家印的生意梦被这场事故浇灭了。
许家印没有因此气馁,18岁那年,他萌生了开拖拉机的念头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他甚至不惜请村长和村委书记吃饭,以期能够通过他们关系在城里找到一份开拖拉机的工作。然而,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,他的舅舅作为公安局的工作人员,对他的请求视若无睹。许家印的希望破灭,心情也大受打击。
在失望中,他断了对亲戚的依赖,决定低头默默工作。于是,他开始在农村里做起了掏大粪的工作。这是一项极其艰辛且令人厌恶的工作,尤其是夏天,臭味扑鼻,无法忍受。然而,他为了生计,依旧坚持着。
1977年,高考恢复,许家印怀抱希望,积极备考。但他的首度高考以落榜告终,这一回,他选择报考了清华大学。落榜后,村里人笑称他为“许清华”,这成为许家印心中的一大痛。他不甘心,重新调整状态,复习一年后,以周口市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(如今的武汉大学),主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。
毕业后,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。那时,他并不知道,自己的人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在工厂里,许家印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,很快升为车间主任。但由于他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,尽管努力工作,他依然在车间主任这个职位上呆了整整七年。
1992年,许家印34岁时决定离开舞钢,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深圳,准备开启新的事业。他加入了一家名为中达的贸易公司,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,许家印意识到,自己在过去的十年里虽然很努力,但总是因为不懂人情世故,始终无法突破瓶颈。在中达公司,他开始积极结交人脉,见到每个人都称呼为“师父”,尽力表现出自己能给予帮助的热情和真诚。
很快,许家印的人脉开始起作用,他的第一笔大单生意就是通过朋友关系获得的。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,他在中达公司如鱼得水,事业逐渐起步。
1994年,中达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,许家印被派往广州负责这一任务。刚到广州时,许家印意识到自己被“流放”到这个地方。虽然看似是被任命,但其实背后是职场的潜规则和复杂的斗争。在36岁时,他心力交瘁,面临空虚和压力,日渐消瘦,白发悄然增多,情绪低落,食欲不振,吃不下任何东西。
然而,在一无所获的困境中,他又通过一条信息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机会,那就是收购一家规模极小的公司,这家公司只有五个人,他们掌握着一个被市场忽视的地块——珠岛花园。这个地块无人看好,但许家印却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把这片“冷冷的土地”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。
这块地,成为了许家印后来能腾飞的起点。虽然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,许家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,开始了他的房地产之路。他用无数的努力,迅速获得了珠岛花园项目的成功,甚至自己都被震惊于自己的潜力和能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,恒正网,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