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追求美的道路上,你是否曾因一时疏忽,踏入非法医美的陷阱?2025 年 7 月 4 日,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,犹如一记警钟,重重地敲在了医美行业的乱象之上。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永前郑重声明:“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必须是医疗机构。” 这一权威发声迅速引发各界关注,各大媒体纷纷聚焦,一时间成为医美领域的热门话题。
王永前教授更是言辞恳切地提醒大家:“医疗美容的本质是严肃的医疗行为!贪小便宜或心存侥幸,在非医疗机构甚至家里自行注射,就是拿生命开玩笑!一旦出事,追悔莫及!” 这场发布会,清晰地划出了一道红线,明确指出美容院、美甲店、采耳店,甚至自己家中,都绝不是进行医疗美容的合法场所。而这一警告绝非空穴来风,近期频发的非法医美事故,后果之严重令人痛心,轻则导致毁容,让原本美丽的容颜变得面目全非;重则危及生命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非法医美的阴影之中。
口腔机构注意!淘宝闪购放大招,这个流量新风口别错过
医美与生活美容,一字之差,天壤之别
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,虽仅一字之差,却有着本质的区别。王永前教授在发布会上给出了明确的定义: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、药物、医疗器械,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,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重塑。像常见的双眼皮手术、注射除皱针、激光美容等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。其核心就在于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,这也决定了它是严肃的医疗行为,只能在医疗机构开展。
而生活美容则不同,它仅提供非侵入性美容服务,比如日常的皮肤清洁、基础护理、化妆修饰等,这些在普通的美容院、SPA 馆就能进行,无需医疗资质。简单来说,凡是涉及破皮、侵入体内(打针、开刀、激光破皮等)的操作,都属于医疗美容。
在资质要求上,二者的差距更是巨大。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且诊疗科目明确包含 “医疗美容科” 及相关二级科目;而生活美容机构仅需办理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》即可经营。所以,当你打算进行医美项目时,一定要先看清楚机构的资质。
2025 口腔机构逆袭,靠这招月增500新客!
非法医美,暗藏致命风险
在生活美容机构或自行进行医疗美容,无疑是在拿生命冒险。发布会上,着重强调了非法医美的几大核心风险:
感染炸弹随时引爆:美容院的环境、工具和器械根本无法达到医疗无菌标准。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注射,极有可能引发局部感染、化脓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性感染,也就是败血症,直接威胁生命安全。
你的脸成 “三无” 产品试验田:非法注射物来源不明,市场上充斥着假冒肉毒素、不明成分的 “生长因子”“干细胞” 产品。使用这些产品,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,导致组织异常增生,长出 “怪肉”,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。
一针下去可能永久失明:面部血管分布如同精密的电网,非专业医生操作时,极易将填充物误注入血管,引发血管栓塞。一旦发生,后果不堪设想,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、永久性失明,甚至突发脑梗塞。
无急救保障的生命豪赌:当出现过敏性休克或血管栓塞等急症时,美容店既没有急救设备,也缺乏抢救能力。往往会错过黄金抢救时间,等送到医院时,可能已经回天乏术。
口腔门诊获客难?牙小花效果付费模式:精准抓客,成交后再掏钱,3个月多赚15万的秘密
重拳出击,2025 医美监管再升级
面对医美行业的乱象,早在 2023 年 5 月,市场监管总局就联合公安部、卫健委等十一部门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将医美纳入跨部门综合监管体系。而今年(2025 年),监管力度持续加大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政策研究室发布的《2025 年医疗美容机构十大运营风险及预警报告》,明确将以下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:
超范围执业:例如仅设美容皮肤科的机构开展隆鼻、抽脂等外科手术。
人员资质挂靠:非专业医师从事医美诊疗,护士违规操作医美项目。
非法药械流通:使用未注册医疗器械,尤其是超声、射频类产品和注射针剂。
虚假营销欺诈:渠道医美高额返佣、虚构疗效、价格欺诈。
互联网诊疗乱象:包括网络 “医托”、虚假科普引流带货等新型违法行为。
以上这些行为,都在监管部门的重点打击范围之内。机构若存在相关问题,将面临高额罚款、信誉崩塌等风险。监管机构对于非法场所的处罚十分严厉:由卫生健康部门责令停止执业,执法部门没收非法所得、医疗器械(如注射器、激光设备等)及药品;罚款最低 5 万元,若违法所得不足 1 万元,按 1 万元计算,并处以 5 倍以上 20 倍以下罚款,最高可达 20 倍;构成犯罪的,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安全求美,牢记三大准则
发布会上特别提醒大家,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,千万不要贪图便宜或心存侥幸,在生活美容机构、采耳店、美甲店等非医疗机构内接受手术、激光美容等医疗美容服务,更不要在家自行注射除皱针等产品,否则将生命安全置于险境,一旦发生意外,后果不堪设想。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,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治疗。
选择安全医美,牢记以下三大准则:
查验证照是第一步:登录国家卫健委官网,核查机构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及诊疗科目范围。同时,在机构现场,注意查看是否有悬挂在显眼位置的执业许可证。
确认人员资质:主诊医师应持有《医师执业证书》并完成美容主诊医师备案。要警惕 “飞刀医生” 和 “游医”。医护人员工作时必须佩戴包含姓名、照片、职称的标牌。
警惕非法产品:拒绝使用来源不明、包装无中文标识的注射物。正规医疗器械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认证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未成年人生理发育尚未成熟,审美观也不稳定,不建议接受双眼皮等医美手术。家长们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,避免因盲目追求外貌而忽视健康风险。
此外,举报非法医美,人人有责。当你发现生活美容机构违法开展医美项目、存在非法从业人员或无证机构时,立即拨打当地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或 12320 卫生热线进行举报。
正如王永前教授所强调的,真正的美应以健康安全为前提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不仅是对自己生命负责,也是对医美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持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远离非法医美,拥抱安全、健康的美丽!
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,恒正网,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